12月4日,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领袖峰会暨希鸥网2020年度创业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国深圳益田威斯汀酒店隆重举办,本届大会以“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为主题,邀请了百余名业界顶尖风云人物,数百家交易所,千余位投资人参加峰会。
典礼上颁发了年度人物奖、公司奖、项目奖、投资机构奖等在内的多个奖项,阳讯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从全国600余个参加评选的企业和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2020年度最具创新力品牌奖项!
中国创新创业领袖峰会是国内最富盛名的创投峰会之一,自2016年起已经举办过7届,而大会奖项的评选则由专业媒体人、投资人评定而出。
阳讯互动成立8年以来,始终致力于用科技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看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发现需求,以小见大,再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去解决生活中的这些问题!通过科技展现人文关怀,用科技给予生活以温暖,赋能企业,成就个人。
此次奖项无疑是对阳讯互动成绩的肯定和公司理念的高度认可,未来,阳讯互动将继续将科技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研发出更多便民利民的产品和服务。
据报道,此次峰会到场人数约500人,涵盖医疗、法律、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参会企业代表们以学习交流数字化转型的目标,进行了友好热切的讨论和沟通。
阳讯互动创始人李沐阳先生受邀出席此次峰会,并作了题为《文化为底,科技为轴,阳讯互动赋予生活以温暖》的分享。
以下是李沐阳先生在此次峰会上分享的全文:
大家好,我是阳讯互动的创始人李沐阳,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进行一个分享。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文化为底,科技为轴,阳讯互动赋予生活以温暖》。
一、科技让世界更温暖
一谈到科技,就能想到目前最流行的几个词,人工智能、5G、大数据、量子计算等,这些作为前沿科技,已经或正在被作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尽管很多人认为人类距离强人工智能时代还很久,因为在很多地方,还是用传统的人工或力量解决着民生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科技广泛应用的场景已经开始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前不久热播的写实记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不仅从宏观角度展现了我国科技的力量,将科技推动移动通信、新药研制、大飞机等重点领域的发展跃然光影,同时也以普通人的视角为切入点,展现平凡百姓的生活轨迹,让人们深切感受到“科技强国”同时,也不忘科技的本质是惠及民生,是为了给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再给大家分享个案例,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见一个新闻,一位被拐35年的布依族女子,不会汉语,只说布依语,平时与人沟通非常困难,没人知道她姓甚名谁,她被拐之前的生活成了一个谜,活得无凭无据。
她的女儿已断断续续为母亲寻家12年,但一直无所获,后来求助了网上一位通过发布布依语短视频的90后小伙子,这个小伙通过组建爱心沟通群,辨别口音、寻找线索,仅用三天就帮助这位女子找到了家。
当时看到这个新闻,我很惊讶,因为科技的发展能在短短三天内帮助一个汉语都不会说的人找到家,要在过去,她可能一辈子也回不去,无法与家人团聚。
当然,我更多的是欣喜,因为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帮助与便捷,正在从更细枝末节或意想不到的地方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让这个世界更温暖。
是的,科技,让我们这个世界更温暖,在很多你看不到的地方和领域,科技正通过自己的力量给予这个社会以温度。
正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我创办了阳讯互动这家公司,我们一直深耕在人力资源领域,而这一领域恰恰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多也最复杂的领域之一,用人单位和人选之间有很多亟需科技解决的效率问题或者说极大的痛点。
例如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或者说人选与企业的匹配度,换一个更直白的方式来表达的就是,企业在选人、辨人、用人各个环节,如何能帮助企业将员工的最大创造力发挥出来,如何能让员工对企业更加有归属感,从而产生更高的工作效率,如何能用科技的力量帮助企业解决员工的情感需求和价值体现,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有报告显示,全球各类组织中,已经有近40%在人力资源领域试验/使用人工智能。在全球层面,人工智能已经改变了很多公司HR部门的传统选用育留工作。
所以我们做出了一款名为【职场鹰眼】的产品,利用人脸识别功能,在面试环节自动分析面试时人选的语言及动作表情,根据大数据性格分析测评等帮助HR快速了解候选人的心理动态及行为意识,解决企业的“选”人的痛点。
后期还会着重解决企业“留”人的问题,主要是通过电子设备识别员工的面部表情,帮助用人单位多维度多角度了解员工的情况,尤其是高危高压职业,掌握员工工作中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异常,从而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还可以辅助企业有效管理员工,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从而帮助企业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更加理解员工的情感诉求,对他们进行关怀,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让员工与企业之间不再是冰冷的雇佣关系,而是为他们建立一座方便沟通的温暖的桥梁。
二、科技需要解决民生问题
当今社会,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上,科技已经改变和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沟通、出行、支付方式等,都与二十年前,甚至是十年前的大不一样。
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越来越对科技寄予了厚望,所以表面来看,人们已经乐于接受这个被科学技术统治的时代,欣然享受着科技带来的红利。
然而,人们却忽略了,因科技的“冰冷”而导致的生活本身所充斥的诸多矛盾和普遍存在的困扰也不应被忽视。
也就在前几天,还有一则新闻,11月23日,湖北宜昌一位94岁的老人冒雨用现金交医保被拒,这件事引发了热议。
都说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但在科技发展的路途上,我们的确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群体,那就是老人,老人们一般都玩不转现在的新科技,交水电费、充话费、甚至交医保等,全靠子女来操作。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想要掌握越来越智能化的科技产品,享受互联网时代的便利,需要付出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要比年轻人多得多。
因为这件事网上产生了一个热搜:“老人是否被科技边缘化?”讨论度也很高。
其实我认为,科技不会把老人边缘化,因为很多科技发明也在致力于改变老人的生活,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只有没有温度、没有人文关怀的科技才将老人推向边缘。
古印第安人有句谚语说得很好:“别走太快,等一等灵魂。”我觉得这句谚语用在科技发展上,同样适用。
我们在见证科技改变生活的同时,重建人们能够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也是不能忽视的,科技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一定不能脱离了人文关怀,最终一定要回归人的生活,科技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是最重要的是要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
阳讯互动的每一款产品,都是在充分了解和结合客户的需求之上,加上科技的力量,着重解决民生问题的饱含“温度”的产品。
例如百姓最关心的买卖房产的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在买房或卖房这个问题上的法律认知不同,而市面上没有一款良好的产品能完美的解决买卖双方的售后服务,提供买房心得等,所以我们做出了【求房网】这样的产品,来高效快捷的辅助买卖双方进行一个交易,同时提供律师、银行等对接资源,解决百姓房产交易这块的问题。
三、科技需提升用户“幸福感”
在科技的带动下,时代的车轮也是飞速旋转的,我们每个人都沐浴在科学与技术构成的“普照光”之下,不管自身是否愿意,甚至很多时候,容不得个人选择,技术更迭日新月异,企业或个人稍不留神,就会被远远甩开,例如我们熟知的如诺基亚。
由于当下“科技趋利”,导致了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异步,科技一方面提高了生产力,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但另一方面也使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日益分裂。
科技在本质上是不理会时间的,产品快速研发、迭代、投入市场,抢占资源和先机,资本才会不断地介入,反过来为科技的发展提供更大的便利,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而文化需要用心体味和思考,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年岁的沉淀。
科技和文化对应人不同的需求层次,当代科学史家萨顿说过:“单靠科学,即使我们的科学比现在再发达一百倍,我们也并不能生活得更美好。”因为幸福始终来源于人的内心感受,再强再先进的科技产品,也无法代替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所以,只有重视人文关怀的科技,才是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的,才能创造出提升人类“幸福感”的产品,才能赋予科技以灵魂。
例如阳讯互动正在研发的两款产品,我们平时手机在锁屏的状态下,无法阅读全部手机弹窗消息,不能实时进行沟通,【霸屏】就主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在锁屏状态下设置个性化的手机页面管理和重要事项的阅读,以及便捷的线上沟通。
而【离线】则考虑在飞行状态或手机网络信号差的情况下,依旧可享受音乐、游戏、实时资讯等功能,即使网络信息受干扰,也能与外界取得联系,例如在危急情况下给家人报平安等。
阳讯互动就是把科技跟人们平时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研发用户有实际需要的产品,切实解决用户的痛点,从而提升用户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这也是阳讯互动研发每一款产品的初心。
四、文化为底 科技为轴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化与科技应相辅相成,文化为底蕴,科技为发展轴,这样才能确保科学发展的全面性与正确性,让科技赋予生活以恒常的价值与意义,在这种认知和底蕴下的科技发展,或者产出的科技产品,才是有温度的,不是冰冷的。
所以今天,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科技只能解决日常生活中有限的问题,而人类生活中的更多问题如精神、情感问题,科技的利用是有限的,也是未来科技需要去辅助和征服的领域。
所以,我们在关注科技发展的同时,一定不能将其与人文关怀割裂开来,而我当初创办阳讯互动的目的之一也在于此,就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加上人工智能不断迭代的技术,在我们所深耕的领域解放出更大的创造力,为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体验。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大量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以及人工智能的最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不断探索和发现,也收获了原来未曾想过的一些突破。
这也像我们中国传统智慧中所说的,人生,工作生活都是一种修行,就像是阴阳鱼的两种交错的状态一样,我们力求在科技和文化中达到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并不让其中某一点占据所有,而是相辅相成,互相借力,说他功夫在书外也好,说他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罢,这些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也在指导着我们科技公司在创业中的平衡之道。
一句话,未来无限,有很多我们目前的思维与视野所不能及的空间,就像浩瀚的宇宙,技术的进步总是会拓展我们的视野,我也相信人,人类会在科技的帮助下,不仅仅会让机器人成为我们更好的助手,也能够帮助人类看到我们现在所无法企及的更美好的世界。
谢谢大家!